期刊简介

  《保健医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北京医院主办、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协办的医学科普杂志。

  《保健医苑》内容广泛,涉及医疗保健、疾病防治、健康养生、心理咨询、用药指导、护理知识等各个方面。一批长期从事医疗保健工作、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作者针对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疾病和养生等问题撰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多方位的健康指导和保健服务。《保健医苑》是“卫生部保健局在中央保健系统惟一推荐和使用的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中央及地方保健对象和广大中老年读者。

  《保健医苑》杂志专门设置了保健亲历、专家访谈、专家论坛、名人访谈等特色栏目。您可以通过保健专家的回忆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保健良方,也可以重温领袖和伟人的风采;您可以通过保健专家的经验体会和普通病案个例分析,了解前沿的健康理念和健身知识,提高自我保健的本领。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卫生部北京医院

出版部门: 《保健医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3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679/R

邮发代号: 82-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保健医苑杂志
  • 杂志名称:保健医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
  • 国际刊号:1671-3583
  • 国内刊号:11-467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保健医苑杂志2017年第3期文章
  • 止泻固精话芡实

    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子,一端色白,另一端棕红.芡实在我国古医籍上早有记载,由于茎上花似鸡冠,故《神农本草经》称为鸡头,《古今注》称为雁头,其他的别名还有雁嚎、鸿头、芡子、鸡头果等.芡为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池沼湖泊中,每年9~10月在种子成熟时,采集种子,除去硬壳晒干,即为药材芡实(生芡实).有时需用炒芡实.宋代大词人欧阳修收到友人梅圣俞赠送的滋补之品芡实后,欣喜之至,感而赋诗:“芰荷乱......

    作者:王国玮 刊期: 2017- 03

  • 漫话中医针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已于2010年11月16日审议通过中国“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者:王宝 刊期: 2017- 03

  • 心脏搭桥:要被支架取代了吗?

    得益于技术材料的进步,支架手术已经深入人心,话题性也远远超过心脏搭桥,前来门诊咨询的患者也主要集中了以下两种声音:“支架滥用”和“搭桥要退出历史舞台”.关于前者我解释过多次,别光看广告要信疗效!至于“搭桥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观点就得好好澄清一下了.......

    作者:汪芳 刊期: 2017- 03

  • 改善老年人便秘有妙招

    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约1/3的老年人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便秘与胃肠动力减弱、活动减少及饮食结构少纤维素等有关,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粪便硬结或排便困难.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可减少老年人便秘的发生.......

    作者:刘尚昕 刊期: 2017- 03

  • 照顾好心里的“两只兔子”

    有人说,失败感与成就感是装在人心里的“两只兔子”.随着职场、投资、经济大环境的跌宕起伏,不是这只兔子让你瘙痒难忍,就是那只兔子让你寝食难安.绝大多数人更关注“失败感”,会因此而求助于心理医生.然而,人们忽略了在“大喜”之后常有“大悲”,会“吃糠咽菜”的人未必能够面对“飞来横财”.我们的心理与精神、心脏与血管、睡眠与心境,更需要在突如其来的巨大成就感面前进行调适.这样就能避免得意忘形、富而不仁甚至一......

    作者:金建云 刊期: 2017- 03

  • 花菇无黄蛋

    花菇无黄蛋是湖南长沙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上世纪30年代曲园酒家以擅做此菜闻名,当时的《长沙指南》在介绍的几道名菜中,就有花菇无黄蛋.早在本世纪30年代即闻名遐迩.食材明细鸡蛋12个,水发花菇75克,时令菜心100克,鸡清汤250克,杂骨汤100克,酱油10克,湿淀粉、芝麻油各25克,味精、精盐各2.5克.胡椒粉0.5克,熟猪油90克.......

    作者: 刊期: 2017- 03

  • “经常对自己笑一笑”——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晓棠的养生经

    20世纪60年代初,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严寄洲导演的故事片《野火春风斗古城》曾吸引了一代影迷.影片中的金环和银环虽是姐妹俩,但性格迥异,而扮演姐妹俩的艺术形象竟然由同一个演员完成,这个演员就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晓棠.王晓棠曾先后担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等职,1993年7月,她被晋升为少将,成为中国电影界唯一的女将军.......

    作者:王明洪 刊期: 2017- 03

  • 窗含流光,心怀暖阳

    50多个日夜,在医院病床上度过,错过了桂花香,错过了旅游节,错过了万人同跑,没有错过的,是或冷或热的人生,是星光的来去和消陨,是迷离闪烁的生死念想.躺在病床上的日子,我看到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我看见阳光或雨水在窗外悄然流淌,我看见流光的影子擦着窗玻璃永无愧疚地飘过,我听见了隔三差五的鞭炮声,那是一个个年轻的或年迈的生命从这个世界离开的声音.更多的,我品读到了尘世之间,来来去去的苦难和忧伤,以及苦难......

    作者:程应峰 刊期: 2017- 03

  • 关注老年慢性肾脏病,关爱老年人健康——专访北京医院老年医学部肾内科主任杨继红

    慢性肾脏病是当今威胁大众健康的重要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截至2015年底,我国约有40万肾衰竭患者正在接受透析治疗,全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达到1.3亿,平均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慢性肾脏病患者.从2006年起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设定为“世界肾脏病日”,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病及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值此第12届“世界肾脏病日”来临之际......

    作者:刘尚昕;高超 刊期: 2017- 03

  • 父亲的“无龄感”生活

    父亲年过七旬,神采奕奕,精神焕发,走起路来两脚生风,办起事来风风火火.父亲不进老年服装店,不听不明不白的养生之道,不乱吃延年益寿的补药,他爱与年轻人在一起,爱K歌,爱登山,爱自拍.很多人不相信父亲的年龄,这源于父亲与时俱进的生活态度,源于父亲一种不为年龄所累、永远追求美好的生活态度,用现在微信朋友圈里时髦的话说,父亲过的是“无龄感”生活.......

    作者:余平 刊期: 201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