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医苑杂志

期刊简介

  《保健医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北京医院主办、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协办的医学科普杂志。

  《保健医苑》内容广泛,涉及医疗保健、疾病防治、健康养生、心理咨询、用药指导、护理知识等各个方面。一批长期从事医疗保健工作、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作者针对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疾病和养生等问题撰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多方位的健康指导和保健服务。《保健医苑》是“卫生部保健局在中央保健系统惟一推荐和使用的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中央及地方保健对象和广大中老年读者。

  《保健医苑》杂志专门设置了保健亲历、专家访谈、专家论坛、名人访谈等特色栏目。您可以通过保健专家的回忆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保健良方,也可以重温领袖和伟人的风采;您可以通过保健专家的经验体会和普通病案个例分析,了解前沿的健康理念和健身知识,提高自我保健的本领。


8月防病指南:手足口病、登革热、中暑全攻略

时间:2025-08-08 14:51:56

8月是夏季高温与蚊虫活跃的叠加期,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当前流行病学特征,针对手足口病、登革热及高温中暑三大健康威胁发布权威防病提示。以下从疾病特点、易感人群及科学防护角度展开,帮助公众构建多层次健康屏障。

手足口病:儿童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5岁及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攻击目标,其典型症状为手、足、口腔黏膜出现疱疹,部分患儿伴随发热。这种由肠道病毒引发的传染病,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具或飞沫传播,7-8月达流行高峰。预防需构筑三重防护网:

接触隔离:患儿分泌物携带的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数日,需对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每日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后静置30分钟再冲洗。

疫苗护盾:EV71型灭活疫苗虽不能覆盖所有病毒亚型,但可降低71%的重症风险,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分两剂接种。

卫生习惯:教会儿童"七步洗手法",尤其便后和进食前,流动水冲洗需持续20秒以上,相当于唱两遍《生日快乐歌》的时间。

登革热:阻断蚊虫的生存链

今年东南亚地区登革热疫情高发,江苏作为国际交流频繁省份,需警惕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伊蚊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其唾液腺增殖8-10天即具备传播能力。防控核心在于打破传播循环:

环境改造:蚊幼虫孳生所需积水仅需瓶盖大小,每周清理花盆托盘、空调冷凝水盘等微型水体,可降低90%以上蚊虫密度。

物理防护:户外活动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使用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驱蚊剂,其效果如同为皮肤穿上隐形防护服,有效时长可达4-6小时。

旅行防护:从疫区返回后14天内出现40℃高热伴"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痛),需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行程史,避免成为疫情传播的"中转站"。

高温中暑:体温调节系统的崩溃

当环境温度超过32℃、湿度大于60%时,人体汗液蒸发效率下降,核心体温可能以每分钟0.3℃的速度攀升。建筑工人、外卖骑手等户外工作者中暑风险是普通人群的4.7倍,需采取梯度防护:

时间管理:将重体力劳动调整至早6-10点或傍晚进行,避开正午12-15点的"魔鬼时段",此时沥青路面温度可达60℃以上,足以煎熟鸡蛋。

电解质补充:每小时饮用500ml含0.1-0.3%盐分的凉白开,相当于每升水加1-2克盐,能预防低钠血症引发的热痉挛。

降温技巧:将风油精涂抹于太阳穴和颈部大动脉处,其薄荷脑成分可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降低2-3℃的体感温差。

特殊人群需定制化防护方案:老年人因口渴中枢退化,建议设置每小时饮水提醒;婴幼儿穿戴UPF50+防晒衣帽,其防护效果相当于在皮肤表面叠涂20层防晒霜。若发现有人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热射病征兆,应立即将其转移至阴凉处,用冷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血流丰富区域,同时拨打急救电话——这黄金30分钟的处置窗口,直接决定患者生存率。

环境清洁作为基础性预防措施,需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家庭定期用1:99漂白水拖地,社区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清理,医疗机构加强症状监测报告。通过个人-家庭-社会的协同防御,将疾病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